2025年1月6日 13点48分 元旦
不知不觉,元旦踏着急促的步伐悄然而至,让人恍惚之间还留在昨天,许多的记忆都还是2024年的陈旧往事,这一年急匆匆地来,好像一年到头来没有做过什么事情,怎么就过年了呢。关于过去的一年,实在是有许许多多的事情想说,寥寥几字表达不出一整年的年景,如果用几个词来总结,无非就是忙碌,惊慌,哀伤,以及欣喜若狂,还有表面的波澜不惊,内心慌的一批。
跨年夜
今年的跨年夜可没有往年的那种“声势浩大”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“落寞”,人们似乎对这种狂欢开始有了抵触,往年聚集许多人流的广场或是为跨年而准备的狂欢,在今年显得尤为冷清,大家似乎都为了裤袋里的那点盘缠守护着,消费不在盲目,把钱包捂得严严实实的,不在迎合这类节日庆典,更不会为了这些盛大的日子去花费多少金钱。如此说来,这个跨年的气氛倒有些回归了理性消费的时代,人一旦理性起来了,资本的镰刀似乎凭空氧化生锈,不在那么锋芒。这种“落寞”除了那几年的封闭管理造成的经济下行,还有更多的来自于人内心的“疫情反噬”,封控那几年,大家天天关在家里,失去了劳动能力,为了生存做了许多的让步,也让一些还在茫然的人看到了来自内心深处的恐惧。一场电影几十块说看就看,才知道一棵白菜能吃2顿饭,一杯奶茶几十可以买10斤米;那种恐惧感在某些人心里成为了挥之不去的梦魇,他们害怕这么一天重来,需要为了钱发愁,物价涨,工资不涨,各行各业都在下行的经济里成为了牺牲品,为了共和国的虚假繁荣贡献着干瘪的骨血。年轻一代的不婚不育,不买房不买车,不消费,他们似乎比我们那一代醒悟的早,只要自己不做房奴车奴孩子奴,资本的镰刀在他们面前也会黯然失色,韭菜割不动了,从这点上看,只能说新一代的年轻人思想比较超前,他们的目光才是深有远见,用这种方式对抗着毫无希望的现实。往年的跨年夜通常朋友圈会比较热闹,去某某某地方跨年倒数,拍下和自己灵魂伴侣手牵手的照片,这一刻似永恒,可今年的而朋友圈最多的还是简简单单的和过去说再见,新的一年新的开始,诸如此类。似乎只有新的一年来了,所有的不好的,会有转机,兴许会变得更好,跨个年又充满了希望,要我说这绝对是一种精神寄托。好比在佛像前的祈祷一样,会不会更好,会不会更糟,这一切的答案都随着那一秒秒时间的流逝变得逐渐清晰了起来。对我而言,跨年无非是原来的2024-2025,年份增加的一个,自己一身的细胞跨了个年,我不会把希望放在新的一年,至少没有这种阿Q精神了,寄希望于自己的脚踏实地,那些“救世主”思想,早已在一年年的岁月中消失殆尽。我只能靠自己,我希望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,那我就努力去成为那个人,机会在手就有希望,如果说努力无用的话,却只能干等着一个机会。涅槃重生,等待着改变生命的齿轮。
虽然现在没有了儿时对于过年的美好幻想,但是可以看着自己的孩子体验美好,他可以获得心爱的玩具,温暖的衣服,不会像以前我的小时候,总是有了期待,却没有玩过像样的玩具,城市里没有田地烂泥,没有乡间小路,更没有农村里的动物,比起乡村的牧野,城市干净许多,人情也似乎没有了那么多的往来,小时候可以让全村人不计得失的来找我,而现在城里的孩子,没法体会那种水井摇水上来的摇把,给他们的似乎只有那小小的鸽子笼,楼下的邻居倘若不是从小在这里大的,喊得上名字的也没几个。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,不停的修正自己儿时的那些做的不对的地方。
最后编辑时间为: January 6th , 2025 at 09:36 pm
本文由 我不叫魏嘉兴,请叫我阿春 创作,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 4.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
可自由转载、引用,但需署名作者且注明文章出处